更多干貨,請關注資產界研究中心
作者:面包財經
恒越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屬于公募界“新兵”。截至2021年末,恒越在管基金規(guī)模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加超10倍,較2019年末增加超過200倍。
但在管理規(guī)模增加的同時,旗下基金產品業(yè)績表現(xiàn)卻并不理想。
截至2022年4月19日,恒越基金在管的12只產品中,8只產品復權單位凈值均在1元以下。恒越品質生活成立不到1年時間,復權單位凈值下跌43.44%,復權單位凈值不足0.6元。唯一的一只FOF產品恒越匯優(yōu)精選三個月混合復權單位凈值也僅余0.7296元。
按照現(xiàn)行規(guī)則,基金管理人依靠管理費收入處在“旱澇保收”的地位,不斷的擴大管理規(guī)模逐漸成為基金管理人增收的主要途徑。
但是對于一家處于成長期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投研能力不足、風控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擴充規(guī)模,讓投資者遭遇大幅虧損,即便能夠短期獲得管理費收入,未來也很難在市場上長期立足。
管理規(guī)模迅速擴張 產品業(yè)績表現(xiàn)并不理想
2021年以來,恒越基金的管理規(guī)模快速增加,突破100億元。截至2021年末,恒越基金旗下基金產品規(guī)模合計近147億元,較2020年末的10.55億元增加超過10倍,較2019年末的0.62億元增加超過200倍。
圖1:2019年至2021年恒越基金在管基金產品資產凈值
雖然恒越基金的管理規(guī)模大幅擴張,但基金產品的業(yè)績表現(xiàn)卻并不理想。2022年年初至今(截至2022年4月19日,下同),恒越基金在管的12只基金產品中,有8只產品復權單位凈值跌幅在20%以上,其中2只產品復權單位凈值跌幅超過30%。
圖2:恒越基金在管基金產品業(yè)績情況
2021年以來,恒越基金共新成立10只基金產品。截至2022年4月19日,除了2只債券型基金產品,其余8只產品復權單位凈值均在1元以下,甚至有的產品復權單位凈值不足0.6元。
投研能力不足?恒越品質生活凈值跌逾40%
恒越品質生活是恒越基金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成立于2021年8月,成立時基金規(guī)模約1.68億元,基金經理為葉佳。
成立至今,恒越品質生活復權單位凈值下跌43.44%。同期,同類基金復權單位凈值收益率平均值僅20.62%,中位數為21.7%。恒越品質生活的復權單位凈值收益率在同類基金產品中排在倒數第五位。
2022年年初至今,恒越品質生活復權單位凈值下跌32.08%。截至4月19日,在成立不足一年時間里,該基金復權單位凈值跌至0.5656元,凈值虧損較為嚴重。
圖3:成立至今恒越品質生活復權單位凈值變化
基金經理葉佳“一拖五”共管理5只基金產品,所管理的基金產品類型跨度也較大,不僅有純債型、混合債券型產品,也涉及偏債、偏股型產品。
葉佳管理的另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產品恒越優(yōu)勢精選,2022年年初至今復權單位凈值下跌30.67%,52周內最大回撤達45.33%,業(yè)績表現(xiàn)在同類基金中墊后。截至4月19日,該基金復權單位凈值跌至1元以下,為0.9043元。
此外,恒越匯優(yōu)精選三個月混合(以下簡稱“匯優(yōu)精選”)是恒越基金在管的唯一一只FOF(基金中的基金)產品,但匯優(yōu)精選卻并未體現(xiàn)出FOF產品風險再分散的特點。自2021年7月份成立至今,匯優(yōu)精選復權單位凈值下跌27.04%,凈值收益率在同期同類基金中排在倒數第二位。成立僅大半年,復權單位凈值跌至0.7296元。
恒越基金多數基金產品單位凈值大幅下跌,凈值遠低于1元。是投研能力不足,還是內部風控體系不完善?
投資者大幅虧損,基金公司收入仍激增
按照現(xiàn)行的市場規(guī)則和一般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依靠管理費收入處在“旱澇保收”的地位,而不斷的擴大管理規(guī)模逐漸成為基金管理人增收的主要途徑。
隨著管理規(guī)模的迅速擴張,恒越基金的管理費用也水漲船高。根據年報數據,恒越基金2021年管理費收入合計達1.57億元,而2020年的管理費收入僅438萬元。
圖4:2019年至2021年恒越基金管理費收入
但在恒越基金管理規(guī)模迅速擴張的背后,基金經理高楠、葉佳均是“一拖五”式的管理多只產品,且葉佳所管理產品類型跨度也比較大。多數基金成立1年,甚至僅幾個月的時間,單位凈值已經大幅跌至1元以下,投資者利益受損嚴重。
在恒越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產品的基金合同中,對投資目標的表述為“通過深度基本面研究和個股精選策略,在嚴格控制風險并保持良好流動性的前提下,力爭實現(xiàn)基金資產的長期穩(wěn)健增值”。
從恒越基金在管產品的業(yè)績表現(xiàn),特別是恒越品質生活、FOF等產品的業(yè)績表現(xiàn)上看,恒越基金“嚴格控制風險”似乎并不嚴格。在其管理規(guī)模迅速擴張的背后,看到的卻是投資者越來越嚴重的虧損。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資產界立場。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面包財經”投稿資產界,并經資產界編輯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